8月8日,经过近一周时间,一套全新的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在位于斯瓦尔巴德群岛新奥尔松地区(78°55'N,11°56'E)的北极黄河站建设完成,并进行了数据实时采集与回传测试。
在此之前,旧的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已经运行了14年,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科学研究需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极地室专家在充分调研与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梯度气象观测系统,在开展多次国内试验后,派工程师前往黄河站执行新的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建设任务。
黄河站旧的气象梯度观测系统为单一两梯度气象站(只能对2米及10米的大气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四要素进行观测),新的观测系统设计为主副两站,主站可对地上四层(2米、4米、6米、10米)大气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四要素及地下两层(10厘米、40厘米)的地湿进行观测;副站则可对降水、能见度、辐射平衡、雪深变化等要素进行观测。
新的气象梯度观测系统能够实现更多气象与环境要素观测,满足我国极地科学研究新需求,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极地研究与科学考察能力,为后续北极地区气象观测试验积累经验,对于了解我国气候变化以及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新奥尔松地区地处北大西洋与北冰洋连接处,是北极快速增暖的核心区。基于新奥尔松地区的观测资料,研究表明,该地区增暖速率远高于北极其他地区,特别是近10年来,2月最高日平均气温经常高于0℃。在该区域开展长时间气象观测对于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来源于:中国气象局